日期:2025-10-03 05:22:35
日期:2025-10-03 05:22:35
“中国人谁家没有50万!平均家庭资产起码都300万,”
中国经济学家陈浩,直言不讳的表示中国其实没那么穷,几乎人人手里都有至少50万的。
在一档财经访谈节目中,经济学家陈浩谈到中国居民的家庭资产时,表现得相当乐观。
他直言不讳地说,中国绝大多数家庭都有50万元的流动资产,平均家庭资产更是达到了300万元的水平。按照他的说法,中国人其实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富裕。
有的网友调侃说:"对不起,我拖后腿了。"还有人说:"请问这50万是冥币吗?"更有人直接晒出自己的银行卡余额,上面显示的数字与50万相去甚远。
不过,也有少数网友表示,如果算上房产,家庭资产达到300万在一二线城市确实不算稀奇。但问题是,资产和现金是两码事啊!
那么,陈浩说的这个数字到底靠不靠谱呢?
展开剩余76%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数据,2023年我国居民人均存款约为10.8万元。按一个三口之家计算,家庭存款平均在32万元左右。这个数字距离50万元还有不小的差距。
而且,这里说的是平均数。学过数学的人都知道,平均数往往不能反映真实情况。就像我和马云平均一下,我也是亿万富翁一样。
这说明什么?说明财富主要集中在少数人手里。大多数普通家庭,别说50万流动资金了,就是能随时拿出10万元应急的,恐怕都不算多。
说实话,改革开放这些年来,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确实提高了不少。
记得我小时候,家里有台彩电就是富裕的象征。现在呢,家家户户不仅有大彩电,还有冰箱、空调、洗衣机,很多家庭还买了车。从这些方面看,我们确实比以前富了。
但是,我们也要看到另一面。现在很多年轻人背着房贷、车贷,每个月的工资刚到手就要还各种贷款。看起来住着几百万的房子,实际上可支配收入并不多。
我有个朋友在北京工作,住着价值600万的房子,却经常为孩子的补习班费用发愁。用他的话说:"我这是典型的资产富裕,现金流贫困。"
这种情况在一二线城市相当普遍。房子值钱,但那是用来住的,不能随便卖。生活开销、教育支出、医疗费用,样样都需要真金白银。
说到财富这个话题,我们必须明白,中国太大了,不同地区、不同行业、不同年龄段的群体,财务状况差异很大。
比如在城市工作的白领,可能年薪二三十万,看起来不错。但要是放在北上广深,扣除房租或房贷、生活开销,一年下来也存不了多少钱。
而在农村地区,很多老人每个月的养老金也就一两百元。他们可能辛苦劳作一辈子,银行里的存款数字从来没有超过五位数。
还有那些刚毕业的年轻人,起薪可能就几千元,要租房、要生活,能不欠债就不错了,更别说存款了。
所以,当有人说"谁家没有50万"时,他可能真的不了解这些群体的生活状况。
说到家庭资产,我们不能光看数字,还要看它的构成。
在中国家庭资产中,房地产占比很高,平均达到60%以上。而在美国,这个比例只有30%左右。这意味着,中国家庭的财富大多沉淀在房产上,流动性很差。
除了房产,很多家庭还有一定的金融资产,比如股票、基金、银行理财等。但这些资产的价值是会波动的,今天可能值50万,明天可能就只剩40万了。
而且,资产和负债要一起看。很多家庭虽然有资产,但负债也不小。根据央行的数据,我国居民部门的杠杆率(负债占GDP比重)已经超过60%,也就是说,很多家庭是背着债在过日子。
那么,为什么经济学家会觉得家家都有50万,而普通人却感觉遥不可及呢?
这可能是因为经济学家看的是宏观数据,而普通人感受的是微观生活。就像医生看的是病理报告,而病人感受的是病痛一样。
还有一个可能是,经济学家接触的圈子相对富裕,他们的朋友、同事可能确实都能拿出50万。这就好比住在富人区的人,会觉得全世界都很有钱一样。
但这种认知偏差,恰恰说明了我们社会存在的割裂。不同阶层的人,可能已经活在不同的世界里,彼此难以理解对方的处境。
说到这里,我想起了一个故事。有位富翁到海边度假,看到一个渔夫在晒太阳。富翁问他为什么不出海打鱼,渔夫反问他打鱼为了什么。
富翁说为了赚更多的钱,然后就可以像他一样在海边晒太阳。渔夫笑着说:"我现在不就在晒太阳吗?"
中国这些年确实发展得很快,很多人积累了财富。但我们也要看到,还有不少人为了生活而在奔波。与其争论"谁家有没有50万",不如多关注如何让更多的人过上好日子。
毕竟,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,不在于最富的人有多富,而在于最穷的人过得怎么样。
信息来源:新浪财经《中国城镇居民家庭资产超300万,房产占7成,中国人真有钱吗?》
发布于:广东省配资公司选配资配资,机构配资开户,在线配资开户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