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期:2025-07-12 04:36:55
日期:2025-07-12 04:36:55
杨小红中医:孩子有这3个表现,家长要警惕,这样做能有效预防
杨小红,广州三甲医院糖尿病医师,从事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内分泌、糖尿病、肾脏疾病工作近四十年。定期在广州宏韵中医互联网医院坐诊。
我在门诊曾遇到过一个12岁的小患者,体重超标,还总喊口渴,检查后发现空腹血糖已经到了7.8mmol/L,接近糖尿病诊断标准,这让我既心疼又揪心。目前糖尿病早已不是成年人的专利,所以我想提醒各位家长,一定要注意孩子的一些不起眼的表现,可能就是身体在发出“糖代谢预警”,早发现、早干预,才能帮孩子避开糖尿病。
孩子有以下三个表现,家长一定要警惕。一、变得贪吃,体重猛涨有些家长觉得“孩子能吃是福”,但如果孩子最近饭量翻倍,刚吃完饭1小时就喊饿,喝水量比以前多了一半,同时体重在3个月内涨了10斤以上,就要留心了。这不是长身体的正常现象,而是脾运化失常的信号,食物不能被转化成能量,反而变成脂肪囤积,身体缺能量就会不断感觉到饿。
展开剩余61%二、总喊累,精神不振正常孩子跑跑跳跳不知疲倦,但如果孩子走几步路就喘,每天都精神萎靡,可能是代谢出了问题。中医认为“脾主四肢”,脾的运化功能差,四肢得不到充足的能量供应,孩子自然没力气。
三、大便异常孩子的大便状态能直观反映脾的功能。
如果孩子经常3天不排便,或者大便黏在马桶上冲不净,也是脾虚痰湿的信号。脾运化水液的能力下降,湿邪要么在肠道积成“燥屎”,要么让大便变得黏腻,这种代谢废物排不出的状态,会进一步加重身体负担,影响糖代谢。
那该如何预防儿童患2型糖尿病呢?
主要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:一、吃:给脾减负,远离“隐形糖”1.把家里的甜饮料、蛋糕换成原味酸奶、蒸山药、煮玉米,零食选坚果、水煮蛋,避免“人工糖”偷袭。买食品时看配料表,“白砂糖”“果葡糖浆”排在前三位的尽量不买。2.每周给孩子煮健脾粥:山药15g、莲子10g、炒白扁豆10g,加小米煮粥。这三味都是药食同源的食材,能帮脾恢复运化功能,还能祛湿。3.吃饭要定时定量,别追着喂饭。孩子七八分饱就够了,尤其晚餐别吃太多,中医说“胃不和则卧不安”,过饱会加重脾的负担,还会影响睡眠。二、动:化痰湿,让气血“活起来”中医讲“动则生阳”,阳气足了才能运化痰湿。根据孩子年龄选运动:①3-6岁:每天玩30分钟“跳房子”“踢毽子”,或者在小区追跑,在游戏中动起来;②7-12岁:每天跳绳10分钟、骑自行车20分钟,周末全家去爬山、打球,让孩子出汗排湿。③尽量让孩子多走路、少坐车,上下学能步行就步行,把运动变成日常习惯。三、睡:别让熬夜耗伤脾阴现在的孩子要么沉迷手机熬夜,要么作业写到深夜,这会打乱脾的修复节奏。中医认为“亥时(21-23点)三焦通百脉”,此时入睡,脾才能在夜间好好“休整”。建议:①小学生9点前上床,保证10小时睡眠;②初中生9点半前入睡,保证9小时睡眠。③睡前1小时别让孩子看电子屏幕,可用38℃温水泡脚10分钟,帮助孩子放松入睡,给脾足够的修复时间。
家长只要早点发现孩子的异常表现,从“吃、动、睡”三个方面帮孩子调理脾胃、排出痰湿,就能让代谢回归正常。
发布于:广东省配资公司选配资配资,机构配资开户,在线配资开户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